从4月份开始,我就看到一些渔民在抓海龟。当然,我指的是河流或水库、废塘等自然水域,不算小规模的鱼塘。我觉得能抓到甲鱼是很难得的事情。毕竟比鲤鱼、鲤鱼、草鱼稀有,价格也贵一些。像我们这种纯野生甲鱼卖几百块一斤。很多钓友可能和我一样,觉得野河里的乌龟很少见,所以特别羡慕。同时,他们想知道垂钓者用的是什么样的鱼饵和方法,想着也可以试试,万一钓到呢。

其他鱼种看资源吗?可以,但是鲫鱼等常见鱼种一般都分布在江河湖泊水库中,只是数量和数量的问题。甲鱼包括鳜鱼、鳗鱼等一些珍贵鱼种,这不是数量和数量的问题,有些水域可能根本不存在,或者说非常稀有。

以家乡的河流小溪为例。这里有乌龟和鳜鱼,甚至还有鳗鱼被抓过。但是这条河里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在钓鱼,每年可能都会钓到一两个。你觉得这个密度和彩票中奖概率差不多吗?如果你真的想抓甲鱼,那么我想你至少要看到或者听到有人抓过。贸然去钓鱼,信心会严重受挫。

除非你知道这个地方有龟,而且有一定的密度,否则不建议用手竿抓龟,因为成功率比较低。如果真的想抓乌龟,我觉得水域越小越好。你可以尝试一些小池塘和狭窄的河流。

一般情况下,想钓甲鱼,可以拿两三根竿,一根做主竿,钓鲫鱼或者画白条,另外两根可以挂猪肝,扔到一边钓甲鱼。因为猪肝的原因,鲫鱼不太喜欢,小鱼不会闹,不会有很多杂物和漂移,也不会太分散你的注意力,可以用多杆。

对了,王刺鱼、鲶鱼等肉食性鱼类也可能吃猪肝,不过没关系。这些鱼不太聪明,不需要像鲫鱼那样及时抓口。如果把钩子放大,吃完就很难吐出来了。缺点是容易喉咙深处。

钓的钩越多,钓到鱼的概率就越大。这是绝对的。龟也有它喜欢的地方和具体的迁徙路线。如果用手捞,选错了钓位,空军的概率会很大,尤其是资源贫乏的地方。但是,如果我们支付更多的钓鱼团体,这个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。只要有足够多的钓组,就不怕下一个钓位每隔五十米就会失败。当然,这只是理想状态。下太多的钓组需要时间、精力和金钱,还可能被别人抢走。

所以我觉得这种钓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钩挂时间。总的来说就是晚上钩,早上收,而且要把线组藏在隐蔽的地方,因为不排除夜钓。钓组数量,如果是面积不大的废弃池塘,不需要太多。如果是野河还是水库,就不好说了。理论上,越多越好。还是根据自己的精力来选择吧。

注意:最好用钢针抓乌龟。用带刺的鱼钩钓到鱼后,要么直接切开,用力拉容易导致鱼死亡。自制线组,鱼线一般是5 ~ 15米,一般七八米用的比较多,看钓点面积和深度,一般乌龟在边上。

海龟线队形

如果用第二种方法用多套鱼钩钓鱼,对钓位的选择就不需要太严格,因为这是一种“广撒网”的战术。只是钩在不同的地形上。时间长了,自然就知道哪些地方容易抓鱼了。如果是用手竿钓鱼,尤其是白天,我觉得最好有水草、树枝等遮蔽物。这个地方食物充足,容易隐藏。如果水草比较多,就找菱角之类可以铺在水面上的水草。这种水草不仅能遮挡阳光,还能让海龟暴露在水中时不那么容易被发现

还有一种情况大家不要放过,就是水面上的水生植物不多,但是岸边的杂草、树木、竹子很多,然后这些植物可以向外延伸,在水面上形成一个背阴的区域。乌龟也喜欢呆在这个地方。我们就用一根短一点的线把诱饵扔在阴阳交界处吧。可以横着扔。

抓住一些

第二种钓法不需要套鱼,不太现实。如果第一种钓法是用手竿钓鱼,我们可以适当的玩一点。我个人觉得筑巢的饵料应该是方便经济的,所以我就用鱼颗粒,网上搜了很多。钓黄颡鱼有腥粒,那个就行。如果想更有针对性,用猪肝(切成小块)或者死虾。记得之前有个钓友分享过。买了死虾后,放在袋子里,扎紧,放在太阳下晒几个小时。最好是虾发臭后再筑巢。你不需要很多巢,感谢上帝你可以在野外钓鱼时抓到一个。如果抓多了,乌龟进窝了就不好喂了。

饵料以猪肝为主,可切成长35cm,宽12cm的长钩。其实都可以用新鲜猪肝,臭猪肝或者稍微晒晒的猪肝。我都试过,都抓过,但没试过哪个更好。也可以用虾肉,鱼肉,青皮蚯蚓做饵,反正腥味也行。喜欢野钓,有时候可以用有腥味的商业诱饵钓到乌龟。

猪肝

多抓几个鱼钩钓鱼。如前所述,通常在晚上和早上收集。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,除了线程组的隐藏点。而且为了夜晚黑暗中的安全,不建议总是在水边溜达。白天钓的话,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去拉拉线群看看鱼有没有上钩,偶尔换一下饵。

手钓饵料的频率可以高一些。比如猪肝在水里泡久了会变白,血腥味会减少,诱惑性会大大降低。我一般是猪肝变白就换,钓鱼用虾和鱼。

手竿钓鱼如果有空,一定要多注意水面,因为海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来透透气。夏天水温高,天气闷热,空气交换的频率会很高。只要看到乌龟浮起来,马上把鱼饵挂起来扔到它附近,然后等待。此时,挂钩率高达99%。反正这种情况我能抓到。

另一个是看鱼星。我觉得网上有很多种关于龟鱼星的说法。广为流传的说法是“鱼星密集,呈双向带状或环状,大小不一,移动缓慢”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龟鱼星不是集群的,不是连在一起的,不是移动的,也不是容易分散的,都是单独出现,间隔出现。但是我遇到的是

情况是那种一连串的泡泡,每颗泡大小差不多,明显感觉是甲鱼在水底移动形成的。

例:某年夏季我在一农庄钓鱼,我知道里面有甲鱼,所以特地带了猪肝前去,但是上午的时候我并没有挂猪肝,而是挂玉米钓草鱼鳊鱼。到了下午二三点的时候,一甲鱼在近岸五六米的地方露了头,我当时非常激动,赶紧起竿换饵,一起竿可能被甲鱼察觉到了,见它马上沉了下去。当时由于猪肝是放塑料袋的,而塑料袋又是放在钓箱里,所以把袋子拿出来、解开,再把猪肝挂钩上,中间花费了不少时间,刚丢下去浮漂并没有动静。但我没有放弃,以它露头的地方为中心,前后左右试了个遍、而且不停的挑逗,在几分钟以后我明显看到一串泡泡冒了出来,并且逐渐向钩饵位置靠近,我猜测是甲鱼闻到了味道、慢慢爬过来了。于是我屏住呼吸、静静地等待,并且眼不离漂、手不离竿,果然,鱼星到了钩饵附近时就没了,但浮漂却产生了动作,为了保证一击必杀,前面的小顿口我都放了,等到浮漂被拉黑才敢提竿,最后顺利中获一只斤把的甲鱼。

纯自然水域,甲鱼是可遇不可求的,大家如果真的想钓获,我认为还是采用多组钩的方法比较靠谱,要是凭一杆一线两个钩去钓,那中鱼的希望比较渺茫。市面上有很多诱钓甲鱼的中药包、小药,那个东西我也用过,说实话感觉是有点用,但主要还是看甲鱼的密度,如果你钓的这一片区域没有甲鱼经过,那也是白搭,因为小药再厉害,它不可能把气味扩散到几十米以外的,况且几十米以外也未必有甲鱼。


相关问答:野生鳖吃什么食物?

鳖为杂食性水生动物,尤其喜食动物性食物,如鱼、虾、螺、蚌、蚬、蚯蚓、蝇蛆、蚕蛹、鱼粉、各种动物内脏等,臭鱼烂虾和屠宰场的下脚料也非常爱吃。在动物性饲料缺乏时,也吃甜菜、包菜、南瓜,以及大麦、小麦、黄豆